图片简介 |
作者:世界博览
发布时间:2012/6/9 10:53:29} |
巴勒斯坦(希腊语:Παλαιστίνη,阿拉伯语:فلسطين,希伯来语:פלשתינה)是中东的一个国家(未建国),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该地区因历史上的各种复杂纠葛,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皆认为该地区是他们的领土,并不惜诉诸武力。因为该地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由于巴以冲突的持续,巴勒斯坦的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失业率极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2011年9月23日,阿巴斯向联合国提交入联申请,寻求独立建国,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 首都 耶路撒冷(Jerusalem)(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先后占领耶路撒冷整个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首都。)国家元首 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2005年1月9日当选。 时区 UTC+3 国旗 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左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 巴勒斯坦国旗 色等宽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横条。对这面旗帜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为:红色象征革命,黑色象征勇敢和顽强,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绿色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代表本土,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征西亚的伊斯兰世界,绿色象征地势平坦的欧洲;红色和其他三色相接,标志着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国歌 《Pak sarzamin shad bad》中译《美丽的祖国》引作词:阿布-阿尔-阿沙尔·哈菲兹·朱兰杜里作曲:艾哈迈德·古拉马利·查格拉采用:1954语种:乌尔都语 国花 巴勒斯坦国花茉莉 茉莉 国徽 尚未正式制定,目前采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标志。为一 巴勒斯坦国徽 盾形图案,盾面上有巴勒斯坦国的国土轮廓图形,其上为国旗,国旗之上为火炬。盾面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盾面中写有“统一、爱国、民族总动员”等字样。人口 639万(1997年,包括流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巴勒斯坦人)。 据巴勒斯坦统计办公室的调查统计,1996年巴勒斯坦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和耶路撒冷的人口达到253万人。其中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东耶路撒冷和附近村庄有25万巴勒斯坦人,其余居住在约旦河西岸。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国际电话码: 970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属于东二区。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巴勒斯坦 位于亚洲西北部。扼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南端的一角临亚喀巴湾,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198公里。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高原较平坦,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贯穿中部。梅隆山海拔1208米,为全国最高峰,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南北雨量悬殊,最北部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最南部仅50毫米左右。 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第181号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领土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全部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巴民族权力机构已经在加沙地带60%和约旦河西岸42.9%的土地上实行完全自治,巴控制的实际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地理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 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 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 以色列空袭后的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1994年5月4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编辑本段政区地理 巴勒斯坦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根据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1997年10月绘制的地图。 约旦河西岸分为8个省:杰宁、图勒凯尔姆、纳布卢斯、杰里科、拉马腊、耶路撒冷、伯利恒、希伯伦。 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北方省、加沙、代尔拜莱赫、汉尤尼斯、拉法省。 编辑本段重要城市 拉马拉 拉马拉是“拉马拉”和“比拉”两座城市的合称。拉马拉建立于12世纪十字军占领时期,而比拉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前的迦南时代。《圣经》中曾76次提到比拉城,传说基督教圣母马利亚从耶路撒冷返回纳扎拉什时曾在这里休息,城里的克鲁撒德教堂还特别标出马利亚驻足之处。目前拉马拉和比拉两座城市城区总人口约9万人。据1997年12月统计,“拉马拉-比拉省”辖区共有96个乡镇和一个难民营,总人口有23万人。 拉马拉是巴勒斯坦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拉马拉的工业主要有造纸、制药、啤酒、食品、饮料生产和巧克力加工。农业以果树种植为主,盛产橄榄、无花果和葡萄等。 拉马拉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城内有巴勒斯坦著名大学——比尔宰特大学,以及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专科学校等高等学校,并建有各种文化中心、剧院、电影院和酒店等。 拉马拉是巴民族权力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行政管理中心,市内设有阿拉法特官邸、自治政府分支机构、巴勒斯坦委员会(立法机构)总部、官方电视台和电台等重要部门。一些国家派驻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办事处也设在这里。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拉丁化: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阿拉伯语:、拉丁化:al-Quds、汉化:古德斯,或、拉丁化:Bayt-al-Muqaddas)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 巴勒斯坦地区中部城市,世界闻名的古城。人口44.7万(1984),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相传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的大卫王曾在此筑城建都。为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区,约旦则占领城东旧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市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大部在城圈以西。主要工业有金刚石琢磨、家具、制药、化学药剂、制鞋、铅笔、纺织与服装(斗篷)等。旅游(包括朝圣)业甚盛。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该国的总统府、大部分政府机关、最高法院和国会均位于该市。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数国家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自1975年起,耶路撒冷超过特拉维夫,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06年,耶路撒冷的面积为126平方千米,拥有人口72,4000人,这两项指标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无论是犹太人数量还是非犹太人数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
|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