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雁翔国际
雁翔国际 雁翔北京 雁翔上海 中心简介 新闻动态 环球信息 世界博览 文化大观 国际交流 经济合作 项目开发 策划设计 分支机构 驻外机构
华夏姓氏 华夏龙凤 华夏文学 华夏书画 华夏工艺 华夏影视 华夏摄影 华夏动漫 华夏新闻 华夏戏剧 华夏音舞 华夏曲艺 华夏民俗 华夏民艺
华夏医学 华夏周易 华夏儒学 华夏佛学 华夏道学 华夏饮食 华夏酒水 华夏茶道 华夏体育 华夏武术 华夏养生 华夏孝善 华夏教育 华夏旅游
华夏城镇 华夏企业 华夏农业 华夏商业 华夏建筑 华夏家居 华夏服饰 华夏雕塑 华夏制造 华夏陶瓷 华夏紫砂 华夏机器 华夏兵器 华夏专利
华夏收藏 华夏珠宝 华夏文石 华夏古玩 华夏长城 华夏园景 华夏投资 华夏环保 华夏策划 华夏物业 华夏物流 华夏信息 华夏消费 华夏民营
华夏文史 华夏代西 华夏聊斋 和平女神 文化大典 基地建设 学术研究 编辑出版 社会赞助 人才推荐 会员查询 服务咨询 雁翔论坛 关于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雁翔国际 >> 雁翔国际 >> 经济合作 >> 正文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苏东坡》寻求投资合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3         ★★★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苏东坡》寻求投资合作
中国文化经济国际交流协会影视艺术委员会
中   国   影   视  艺  术  研  究  院
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苏东坡》
(故事梗概)

编剧: 孙青云 周雁翔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大诗人兼散文家,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著名的人道哲学家,大旅行家。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杭州建成人间天堂。他毕生都在坚持自己的本色和心灵自由,尝尽人生百味,体验人生百态,用自己的人格和作品,在历史长沙中矗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仁宗嘉佑元年(一0五六年)五月,苏轼和弟弟苏辙(字子由)跟随父亲苏洵来到汴京,参加礼部的殿试,两兄弟顺利通过。父子们一心等待明春的殿试,闲暇时参观京城,进入社交界。
      文坛盟主欧阳修被皇帝任命为殿试主试,这是读书人一生最重大的时刻,苏轼却显得十分轻松,他在试卷中随便引用史例,还杜撰了一则对话,欧阳修很欣赏这幅试卷,以为是好友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他把卷子由第一名改为第二名,于是苏轼考了第二。从此,苏东坡与欧阳修之间建立了师生之谊。欧阳修曾对儿子说:“三十年后没人会谈起我。”这句一传出来,全京师为之震惊。
     苏东坡正要开始作官,他母亲去世了,父子三人匆匆赶回四川眉山料理丧事。在失母之痛中,他缅怀往事……母亲教他《后汉书》中的一篇——《范滂传》,小东坡忽然抬起眼睛说:“妈,如果我长大了变成范滂,你可容许?”苏母答道:“儿能当范滂,为民而死,我就不能当范母吗?”自此后,东坡与弟弟博览经书,史书,诗篇和选文,准备赶考。这时,苏洵又落榜回来,听到儿子朗朗的读书声,他坚信儿子必会考中。不久,家里发生意外事件,苏洵把东坡的姐姐嫁给内兄的儿子,女儿嫁过去不久郁郁而死,苏洵写下悼亡诗,并召集祖人揭露亲家(程氏)的劣迹,宣布与豪门断绝关系,这使东坡的母亲处于两难境地,哀痛欲绝,一天天衰弱下去……苏洵为妻子料理完丧事,又为东坡主婚取王弗为妻,打算永远离开四川。
     长江三峡风景壮丽,“三苏”旅程危险刺激,峡谷是船夫拉牵最费力的工作,巫山神女的迷幻令人神往……东坡目之所及,化为瑰丽的诗篇。
     “三苏”抵达京师,苏洵通过张方平和欧阳修引荐被任命为校书郎,不必考试。两兄弟又通过了两次考试,仁宗皇帝求才若渴,回宫后告诉皇后:“今日为子孙得二相才!”嘉佑六年(一0六一年)底,东坡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弟被任命为商州军事长官。子由自愿留下照顾鳏居的父亲拒不赴任,送东坡一家人到郑州。两兄弟第一次离别,东坡凝望着弟弟在雪地上骑一匹瘦马消失在视线之外。
      到任第一年,东坡望着杯中的月影,怅然如有所失,在临县作官的朋友章惇来访,听他谈天说地,东坡不知道细心的妻子在帘后谛听,等他送走客人,规劝他“当心此人。”而“心中无恶人”的东坡却应章惇之邀到芦关旅行,深入山区德黑水盆地,深坑上架木板小桥,百尺下有激流,四周是直立的峡谷,章惇让东坡先过,在对面峭壁上留下几个字,东坡拒绝了,章惇却独自过桥,泰然自若,在峭壁上写下“章惇苏轼到此一游。”东坡说:“有一天你会杀人!”你将自己的生命玩异于股掌之上,怎么会珍惜别人的生命?”(以后的事实证明东坡的预言非虚)回衙后,陈太守正在院中对下属训话,要求文武官员见了长官都得低头,东坡不肯低下高贵的头,扬扬而去,更令东坡气愤的是,太守一再删改他起草的官文;东坡有事要请示的时候,陈太守常常不接见,要他等很久,最后上表入京,弹劾苏东坡目无上司,不服从命令。太守在官舍内建了一座平台,闲暇时观赏四季的风光,他要东坡写篇赋并要刻石留记,对他开了个玩笑,在文中暗讽老头子不了解城外的山丘。
      新皇帝英宗久闻苏东坡大名,想破例升他为翰林,担任起草诏命的文书。宰相韩琦反对,劝皇帝为东坡着想,让他磨练才智,不要突然晋升高位。在史馆任职东坡有机会看到皇家收藏的珍本、手稿和名画,异常高兴。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王弗夭亡。又不久,苏洵又病故,两兄弟马上辞官回家,带着父亲和王弗的灵柩,返葬眉州故乡。经过二十七个月丧期届满,东坡再婚,新娘是他太太的堂妹,名叫闰之,少年时代的闰之就对姐夫印象很深,如今已长成二十岁的少女,娴雅而温顺,全心崇拜他。婚后,伴随丈夫进京。
     年方二十的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马上整肃政府官员,抗议连连发生,(以司马光为首),年青的皇帝大惑不解。王安石坚称,通过税制和兵制改革,可以充实府库金钱,拓展国力。司马光在朝堂上当着皇帝的面同王安石产生了激烈争辩。司马光认为:所谓的财政,只是增加人民的税金和例费。新政中最著名的是“青苗法”。春耕时贷款给农夫买耕具、麦种,割麦时在连本带利收回,给军队作粮饷。然而这一美丽的计划却摧毁了不少农夫的身家性命,官吏如卖不到贷款配额会因“阻碍新政”而被撤职降官,难免要靠势力强行摊派。《免役法》也是如此,不必征兵的人家也要交免役税。
    苏东坡耳闻目睹,除了写作诗文以记其事,还上了一道书表,要求政府归还没收的私产,取消穷人的债务。皇帝想知道民情,就派人出去查访,但是官宦和御史隐瞒实情。告诉皇帝,人民都“欢呼感德”。然而,农民流离失所的情景,被一位皇宫门吏(郑侠)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在皇帝面前,加上一颗彗星出现,“圣山”土崩,皇帝终于废除了许多“新法。”王安石孤独地离开汴京回到了金陵,他提拔重用的三个“小人”——李定、舒亶、吕惠卿却趁机背叛王安石,起而代之。大批老臣政要,都愤然辞职或被贬离京。苏东坡上了九千字书,已使王安石不快,出了一道乡试,题目是《论独断》王安石非常生气,立即把他免职。王安石的亲戚兼随从谢景温又诬告东坡,护送灵柩回四川时,曾滥用政府的卫兵、买家具、陶瓷、贩卖私盐。朝廷派人到苏家兄弟途径的省份调察,没发现证据。根据做官的考绩苏东坡该任太守,王安石、谢景温均不赞成,要他担任偏僻之郡的判官,皇帝却把他改判到丽都杭州去作通判。对御史的控告苏东坡连答辨书都懒得写,带着家眷到杭州去了。
     杭州是一个神奇的城市,这里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他一到杭州被美丽的山丘、森林、湖泊、大海、繁华的市街和壮观的寺庙所吸引,他把西湖比作西子,美景启发了他的灵感,柔婉的魅力更抚慰了诗人的心灵,杭州赢得诗人的青睐,诗人也赢得杭州人民的爱戴。人们在诗人走过时,沿街争睹苏使君的风采,以收藏他的诗和书画为荣。这位新任太守的官舍在凤山顶,南别墅。苏太守有时去拜访寿星院,几乎相信他前生就住在这儿。
    东坡担任通判,除了会审讼案并没有太多责任,他知道被捕的人大都是违犯新政法律的小民,但又不得不审问,心境矛盾。他一有机会就游山玩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他参加过无数名妓的宴席,十有九次都应歌妓之请在披肩或香扇上题诗。他与词人张先的结识,推出一种新诗体——词。他在宴席中吟诗作画,倒没有和任何名妓有过风流韵事。有两个女人和他特别亲近,才女琴操被他说服,终于除妓籍出家,日后嫁给她的朝云,当时只有十二岁。她以后成为苏东坡不离不弃的爱侣,诗人秦观用诗描述她“美如春园,眼如晨曦”。苏东坡身为通判,曾裁决过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个和尚叫了然,常到红灯区走动,爱上一个名家阿奴的少女,后来他陷于困境,衣衫褴褛,秀奴就不肯见到他了,有一天晚上他喝醉酒又去找女孩,吃了闭门羹,就抢闯进去,将他打死。调查完毕,证物送到苏东坡手中,苏东坡忍不住用俚语写下一首诗。和尚被送到刑场处决。这首诗广为传诵,平添一段佳话。
     他是自然的歌者,也是民间疾苦的代言人。 这段时间他写的几百首诗,有欢乐、也有内心的创痛,鸟雀的鸣声夹杂着狱囚的呻吟,水车的咕咕声隐含着老妇的哀诉。许多朋友来访、来信。彼此写诗相应和,被王安石及其随从驱逐出京的官员们大都在东南任职。东坡天性率真,不断地有感而发,写田园美诗,也写乡村不美的一面,他知道自己的诗远达京城,他不知道这些诗会成为奸佞们构陷他的罪名!苏东坡的密友王诜驸马还将他的诗结集出版,更令反对者们生气。
      熙宁七年(一0七四年)东坡杭州任满,当时他弟弟在山东济州任职,东坡自请调到山东,被派往密州担任太守,他携家此上,朝云随行。密州非常贫瘠,与杭州有天渊之别,官薪锐减,家日益贫,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此时,吕惠卿得势,又设了一种新税,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免役税,儿童在路边奄奄一息。他救了三、四十个即将饿死的孤儿,把他们安顿在各个家里。这是苏东坡最悲哀的时期,却写出了最好的作品。
月夜,他想起未能相见的弟弟,写下了史上最好的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一个不眠之夜,他梦见了已故的妻,深情地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熙宁九年(一0七六年)年底,东坡奉诏派为徐州太守。刚上任三个月,徐州发生大水,水位不断高涨,苏东坡舍身救城,二十余天没有回家,每天住在城墙顶的小棚内,监督加固外墙。有钱人家纷纷出城,苏东坡在城门挡驾,求他们留下来,以免引起恐慌和暴乱。洪水眼看就要超过东南外墙了,他率领民夫,把墙基加厚,他涉泥前进,直奔军营找卒长,这是禁军,直接归皇帝统帅,他要求合作,卒长被太守的举措所感动,立即应允。东坡一面加固城墙,一面派人修好北方工事,准备把洪水引入黄河故道,同时连夜上疏,请求朝廷拨款兴建石墙,抵挡未来的天灾,但苦等没有回音,只好修改奏议,改建木块工事,皇帝下了一道公文,夸赞他的卓越功劳,拨款下来,他在城市东南建了一座水坝,在这道外城墙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楼台,名曰“黄楼”。重九日,黄楼举办盛大庆典,全城的人都来参观,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描述这个场面,刻石留念。苏东坡的诗名不断提高,如今已是全国公认的第一学者,“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都来拜望他。他新结识的好友王巩也闻讯赶来,他身为宰相之孙,带一车自酿的好酒,还有三个侍妾到徐州,苏东坡拿他的侍妻开玩笑,在《百步识诗》的前叙中还描写王巩带梨涡美女下滩,自己则穿羽绒衣站在楼顶看他们,有如李白再世。
    元丰二年(一0七九年)三月,他奉调湖州,在到任谢表中略提他自己平凡的功绩,此表在朝中告示上公开发行,立即引起朝内外广泛关注,李定之流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笑柄。于是对苏东坡的迫害加快了力度。先有一个御史摘取苏东坡的谢表中的四句话,告他讽刺朝廷,随后舒亶提出苏东坡描写农民贷款的诗句是莽撞无礼,对皇上不忠,他还把苏东坡的四本诗集连奏状一起送上去。李定如今升任御史中丞,也送了另一份表状,列举苏东坡“该杀”的四个理由。案件发交御史台查办,李定担任法庭检察官,派亲信皇甫遵到湖州,革去苏东坡的官职,御史们希望苏东坡一路在牢中过夜,但是皇帝不准,神宗不想杀苏东坡,只允许御史们详细调查。东坡的好友王诜驸马一听到消息,连忙派信差到南京找东坡的弟弟子由,子由又派信差通知东坡,信差带着东坡的儿子和两个御史台的差役骑马赛跑。官差到后,手拿笏板站在庭院中怒目而视,苏东坡在内室与夫人告别,身穿官服拿上手笏迎向庭院,两相对峙,东坡要求与家人道别。他却对妻子讲了一个杨朴的故事,苏夫人听后热泪盈眶,忍不住笑出声。东坡被带走后,苏夫人大烧文稿和信件,恐怕将这些文字带往子由家再引起祸端。
     东坡被关入御史台监狱,审讯很久,狱卒知道他的身份,对他十分礼遇,每晚弄热水给他洗脚。儿子每天到牢中送饭、探望,苏东坡和儿子暗中约定:平常只送菜和肉。万一听到坏消息就送鱼来。有几天苏迈被迫出京借款,就叫一个朋友代他送饭,却忘了告诉他这一约定,送了几条熏鱼,苏东坡大吃一惊,便和狱卒商量,写两首告别诗给弟弟,托付家事。子由读后大恸,伏案痛哭,狱卒就把诗拿走了,上交当局,恰巧皇上过问苏东坡的案子,看到这两首诗,大受感动,御史台虽使高压,皇上一直不答应判他死刑。这时,一向支持苏东坡的仁宗太后病危,对皇帝说:“苏轼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你可不能冤枉无辜。”此后,一件神秘的事发生了。审讯结束后,更鼓已敲,苏东坡正想睡觉,突然看到一个人进入牢内,他一言不发,丢了一个小盒子在地板上,倒头就睡,苏东坡不便多问,径自睡了。四更天,有人推他说:“好好睡,别担心。”说完就带着小盒子离开牢房。原来是皇帝派宫中小黄门来探听消息。小黄门立刻奔回向陛下报告,苏东坡睡的很安详。皇上将他赦免获释,配往黄州。
      黄州是汉口下游的河边小镇,徐太守诚意相待,常约他去喝酒。傍晚,东坡一个人到东山脚漫游。他开始思索生命的真谛,研究如何得到心灵的安静。有时他穿草鞋出门,雇一条小舟,陪渔夫的樵夫过一天;他开始在东坡耕田,自号“东坡居士”,并盖了东坡农舍,这里是他的居室,也是他待客的地方。青年画家米芾曾来拜访他,与他论诗谈话;邻居好友包括酒监、药师、郎中、农夫,还有一个嗓门大的农妇。他最好的朋友是陈季常,二人经常开玩笑,在一篇戏谑诗中,东坡笑他老婆:“……忽闻一声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东坡只是与朋友开开玩笑,但是“河东狮吼”。陈季常也成为怕婆子的代表人物。
现在朝云长大了,她非常聪明,东坡的崇拜者把她描写得有声有色。朝云生下一男孩。名叫遁儿,小孩出生三日举行洗礼,苏东坡写下一首自嘲诗。他们的生活清贫而愉快,东坡是大艺术家,又是好厨师,“东坡肉”是他的拿手菜,他把配方告诉邻居,无不称赞。东坡自食其力,心满意足。但他听说此地有溺婴的恶俗,深受震撼,立即写信给徐太守,自己还成立救儿组织,向富人捐得不少钱财,自己每年捐十缗钱。他到处捕捉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期间他写出了四篇巨作:“大江东去”,前后“赤壁赋”、“承天夜游”。
生活刚安定下来,朝廷的调职消息来了,可以自由住在一座美丽富足的城市里,朋友们闻讯纷纷为东坡饯行,并请他题字,一位歌姬也得到一首题诗,她名字叫李琪。诗中微妙地恭维这个少女,李琪因此成为文学上不朽的人物。翌日,陈季常等好友送他到九江,登庐山,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然后,沿江而下。朝云的爱子只有十个月,不幸病故,父母都很伤心。
      到了南京,苏东坡不计前嫌,去看望王安石,后者已是疲惫的病老头,两位大文豪谈诗,谈佛,也谈往事,更谈时事
     东坡一家滞留江苏湖泊区等待任命的消息。皇帝病了,他的母亲——英宗太后开始摄政。
      马上让司马光复位,扭转政局,王安石的一切措施都暂停或废止,元祐之治开始了,苏东坡又被调往京师。官位在八月内升了三回,最后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时年四十九岁。他起草了几道和有关的圣诏:一是罢黜李定,强迫他为母补考三年;二是驱逐吕惠卿。对王安石的谢世,由东坡起草诏令,措辞微妙,称赞王的作风廉洁和创意,同时点明他用人不当。东坡几乎位极人臣,圣上还赐给他一套官袍,一条金带,一匹金镀银鞍辔的白马。中书省在皇宫两侧,文书起草都在晚上进行(苏学士起草文书从不翻书),太后取下御前的金莲烛,让他带回翰林院。聪明过人的他在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代表人物之间,并没有依附司马光,反而认为对新法合理的部分不应取消,一至与司马光展开激烈争论,他考虑的是国家利益,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苏东坡的名气达到巅峰,文人朋友都崇拜他。流放南方的朋友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在内。陈季常也从黄州赶来了,不是来作官,而是来探望东坡。苏东坡的威望曾使一对夫妻反目。学者章元弼相貌平凡,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婚后妻子发现丈夫整夜读苏东坡的诗,实在忍无可忍,愤然离婚。
      苏东坡地位显赫,却陷于遭忌的处境。朝廷收到四篇弹劾苏东坡的状子。苏东坡不想答辩,四度上表请求离京。苏东坡仿佛置身蛇窝中,他决定退出。
元佑四年(一0八九年),在苏东坡一再请求下,终于如愿以偿,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兵浙西。管辖六区,包括现在的江苏。临走,皇帝赐给他金镀鞍马、官袍、金带等礼物。老臣文言博特来送行,劝他不要乱写诗,他大笑说:“我若写诗,有一大堆人正等这为我注解呢!”
     杭州太守官署在市中心,但苏东坡常在葛岭寿星院一栋幽静小屋内办公。他身为太守,曾做过不少妙事。有一个商人因欠债而受审,因天下雨大家都不买扇子,并非故意拖欠债务。苏东坡打算一展身手,让被告把扇子全部拿来,他用桌子的判笔写草书,画枯木竹石,一个时辰二十只白绢团扇全画完了,被告千恩万谢出去,苏学士画扇的消息传开了,大家争相一千钱买一把扇子,不一会就买卖完了,买不到的人后悔不迭。
     有一个乡下人进京赶考,因为欺诈嫌疑而被捕。押到苏东坡面前。此人带着两大包行李,注名收件人是京都苏侍郎(子由),底下署名是苏东坡。读书人说:“家乡人送我两百尺纱,供我作旅费,这些东西一路要抽税,到京城也许只剩一半,所以便假冒苏氏兄弟的名字,万一被抓,苏大人会原谅我。”苏东坡笑笑,叫小吏撕掉旧封签,写了一张新的,还写一幅短签给子由,递给读书人。
     杭州人口五十万,连一家医院也没有,海陆游客荟集,很容易的瘟疫,他用大字抄写“圣散子”药方,让百姓知道,他从政府拨出基金两千缗,自己捐了五十两金子,在城中心众安桥建了一座公立医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
使苏东坡最伤脑筋的是杭州居民的用水问题和穿过市区的运河淤泥。他请教专家,视察运河水位,订出一个阻止淤泥,清理整个运河区德计划。确定在钱塘江建立水闸,涨潮时关闭海水,退潮时打开,两条运河在城北相接。湾水通过郊区的运河,沉淀物早已落光,盐桥河必须保持干净,水位又比另一条河底四尺。为了保持城中运河的水位,他在城北余杭门外又挖了一条河,与西湖相通,于是用水源源不断,这是空前未有的景观。
       供水问题和运河交通同样重要,把西湖的水引入城内。原有六个水库(大井)分布在城中各区,但是干管常常损坏,西湖布满水草,草根夹带淤泥,河床不断升高,市民都喝带盐的水。苏东坡请教老和尚,干管由大竹筒接成,不能耐久,苏东坡叫人全部换成陶制管道,上下以石板保护,由一个水库通向另一个水库。他身为军事统领,派一千名士兵工作,把湖水引入北郊的两个新水库,供应军营用水。至此,杭州几乎每一个地区都可以用到西湖的清水。接下来他着手解决西湖的问题。西湖是人类设计才华最美的发挥,西湖之于杭州就像明眸之于美人。两道长堤跨过湖面,一是白堤,一是苏堤,两道堤防分别在岸边隔成一个内湖。而苏东坡整建西湖之前,湖面不断缩小,盖着葑草。十八年前他来杭州,葑草占去十分之二、三湖面,这次回来,葑草已占据半个湖面,不仅意外,更觉悲哀。他上书朝廷,述说开浚西湖的种种理由,若不抓紧,二十年后整个西湖就会堵掉!杭州人将无水可用。他造了整体预算,需要三万四千贯,他已筹得一半。请求获准后,他招募几千名工人和船夫,动工修湖,四个月就完工了。安置挖出来的野草和泥土又成为大问题,苏东坡灵机一动,决定用来建长堤。长堤直线,无形中缩短了,由南岸到北岸的距离,又变成美丽的漫步场所,上面有留作拱桥,九座亭阁。人民把其中的一座立为他的生祠,挂上他的画像,经常膜拜。奸臣吕惠卿再度得势,曾下令摧毁这座纪念堂。这项工程也遭到政敌攻击,说他“7使捍江厢卒,为长堤于湖中,以事游观。”他还有许多未实施的计划,便奉召回京,担任翰林学士。
苏东坡回到京师,迎接他的是一连串批评和猛攻。皇帝召他回京,打算叫他做宰相,政敌们惶恐不安,纷纷上表阻挠,东坡决定出京,让升任门下侍郎的子由留在京师。贾易上了一道奏折说,苏东坡上表辞职,是运用压力争取相位。西湖的长堤也被指为“于公私皆无利益。”苏东坡与之展开了迁争。最后,苏东坡感到无趣,决定还是自己走,三个月后,他奉调外任。
     他先后在颍州八个月,扬州七个月,长江以此收成不好灾情严重,流民载道。正是除夕,他与皇家子孙赵令9走上城楼,看到灾民在深雪中跋涉,二人长夜难眠,商议开义仓,借煤炭,附近灾民得到救济。
      元佑八年(一0九三年)秋天,东坡夫人和高太后相继去世。丧妻之痛的东坡,写下祭文,称夫人是贤妻良母,分享+他一生的起伏荣辱。太后一死,他马上倒霉,太后摄政时期的大官也一一遭殃。东坡自己请调离京。他以前的好友章惇却利用小皇帝对女人的喜好登上宰相的宝座,以前东坡曾指控他“以倡优女色败君,以奇技淫巧荡上心”因而伺机报复。小皇帝决心重拾神宗的经济政策,流放和监禁的诏令接连下发,三十多位元佑大臣遭到贬黜和流放。苏东坡预言会杀人的家伙如今得势了,马上把老党徒扶回高位。“三面杨”、“双面人”(吕惠卿)、王安石的亲信曾布,奸臣蔡京进入政治剧场的中心,以暴政将国家推上灭亡的道路。司马光已死,他在坟墓里也不得安宁:家产充公,墓园被拆毁,还有建议烧毁《资治通鉴》,只是因为先帝曾为之写过序文才幸免于难。苏东坡等三十余人遭到放逐,名臣范纯仁也被贬南方。
      章惇拜相后,他的巨斧首先抡向苏东坡,将其贬到广州南部,罪名是一再重复的老调子“毁谤先帝”。他上书请愿,希望皇帝准他坐船走,获准后,东坡决定只带朝云和儿子苏过同行。路上,又接到通知:当太守,改派到惠州担任建昌军司马。到达惠州,看到“岭南万户皆春色”,感到惊喜,他又恢复了自然的本性,时常吟诗、会友。
     不久,东坡接到一个令人担心的消息,章惇从东坡的姐夫程之才那里得知苏程两家有“绝交”的宿怨,便派程之才到南方担任提刑,处理重大的诉讼和上诉案子。年届六十的程之才到达惠州后,却想与这位出名的亲戚重修旧好,要求东坡为外祖父写一篇短传,东坡慨然挥笔立就,两家重修于好。
      东坡在惠州的故事总是离不开朝云。她聪明、美丽、活泼、有灵气。东坡在惠州曾写两首诗给朝云。一天,晚饭后东坡在院中散步,突然向身边的侍妾:“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些什么?”一个侍女讨好地说:“你满腹都是文章。”苏东坡不以为然地摇头。另一个侍女谄媚地说:“满腹都是见识嘛!”东坡依然摇头一笑。只有朝云微笑着说:“大学士装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东坡听了捧腹大笑,称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所以朝云死后,他才会写出这样的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春两倍思卿。”朝云换瘟疫去世。根据她的遗愿,苏东坡将她安葬在城西丰湖边的山脚下。东坡为她写了墓志铭和咏梅词。从此鳏居到老。
     远在京城的章惇,读到东坡在惠州写的诗,描述诗人在春风中小睡,聆听庙院传来的钟声,自语道:“原来苏东坡那么惬意?于是颁布了移居海南的命令。
到了海南,受打击的不仅是苏东坡本人,接待他的朋友也未能幸免。他刚到目的地,县令张中就来看望他,让他住在宿舍隔壁,并用公款维修了一下,也惹上了麻烦。在海南是真正的贬居,老人的身体实在吃不消,“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惟有一幸,无甚瘴也。”固而大难不死,他不屈的灵魂和乐观精神使他的敌人对他无可奈何,十分气愤。苏东坡对他弟弟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他和村民坐在槟榔树下无所不谈,自由自在。章惇派亲信董必由雷州半岛降临海南,探查苏东坡的近况,董必的助手鼓子明对他说:“别忘了你自己也有儿女。”董必停止前进,只派助手去了。调查结果,张中对苏东坡确实不错,就地免职。
    在被贬海外的日子里,苏过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在名父的教导下,很快成为诗人和画家。东坡此间最杰出的成就是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和陶潜一模一样。
    元符三年(一一00年),哲宗去世,只有二十四岁,他只有一个与“刘美人”所生的小孩,幼年就夭亡了,新太后(神宗皇后)摄政,元佑大臣全部获赦,她对苏东坡的赞美只有两个字“好人”。而章惇坚强果干、吕惠卿是雄辩家,蔡京精明能干,太后一概把他们归类于“坏人”。苏东坡终于得到“自由定居”的许可。而章惇却贬到海南,恰巧想借住苏东坡主国的官舍,县令却回绝了,章惇无地自容。
     东坡和家人在江苏常州定居下来,门庭若市,包括看望他们的朋友,求书画和官吏庶民,而他最终的乐趣还是写作,他把在南方所写的诗文拿出来给儿女们看,目光有神而安详……

苏  东  坡
(22集电视连续剧分集梗概)
修改稿

编剧  孙青云  周雁翔
第一集    眉山俊彦
      一只客船沿玻璃江逆流而上, 27岁的苏洵在船上神情忧郁,他又一次赶考铩羽而归,觉得无颜见家人和乡亲。回想起他的二兄苏涣前些年考中进士,父亲苏序大宴宾朋,更觉自惭形秽。走进家门,只见夫人程氏正在给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讲述《后汉书.范滂传》讲到动情处,苏轼表示:长大后要像范滂那样做正义之人,视死而归,问母亲可愿意?程氏大受感动:愿做范母那样的母亲!苏洵听后愧悔交集,程氏闻听丈夫落榜回来,毫无怨言,让儿子去东山告知乳母任采莲和姐姐剥些竹笋回来,为丈夫接风。苏氏兄弟在路上正遇乳娘和姐姐回来,过桥时,姐姐要兄弟俩对下联,她出上联,兄弟二人顺利对出下联。苏轼回家,见父亲在读《庆历圣德诗》,苏洵问歌颂何人?苏洵认为小孩子问此何用?苏轼说:“若是凡间人物,为什么不可以问呢?苏洵颇为惊喜。自此后,天天教授两个儿子读经、作文,冀博一第”一日,苏轼爬上院中的桐树,要掏鸟蛋,程氏见了,对儿子教诲,要爱惜生命,苏轼赶紧从树上下来,跟随父亲到东山冈载松苗,并触景生情,作了一首《戏作种松》,当即受到父亲的赞赏。为使儿子博采众师之长,苏洵带儿子去寿昌院向刘微之求教,苏轼见桌上放着一首诗,读后提出修改意见,,苏洵喝斥儿子,刘微之却愧不敢为诗,并让苏轼书写“连鳌山”大字镌刻在山崖,刘微之惊叹苏轼为:“天上的麒麟”!回家后,祖父为苏轼选了一门亲事,苏洵认为过早,怪父亲多管闲事,发生争吵……
第二集   儿女情事
    苏轼十八岁了,祖父想早抱重孙,父亲却以读书科考为重,母亲认为不妨相看一下女方(王弗)苏洵这才同意让老父带轼儿去青神镇相亲。王弗之父是个老秀才,擅长丹青,苏轼对其画得梅花吟诗一首。王弗在帘后窥见苏轼英俊而多才,暗自爱慕。天色将暮,家中久等祖孙不至,原来清晨路过花市碰伤邻家富户小姐,归来陪礼去了。临居阿玉小姐与苏轼是青梅竹马的少年相识,关切地询问苏轼与爷爷清晨做什么去了,当她得知尚未定夺,才略微放心。此时苏小妹收到一封情书,苏小妹羞嗔欲焚,苏轼回家看到情书,系衙内方若虚所写,得罪不得,代小妹写信婉拒。自此,苏洵在南轩书室教两个儿子勤学苦练。深夜,苏轼独宿书室,睡梦中有少女吻颊,惊醒,原来是临家女前来幽会,表示非苏轼不嫁,苏轼无奈。一日,苏洵正在看苏轼的文章,忽听方若虚带人打上门来,一问,非为娶小妹事,而是他表妹(邻女刘小玉)非苏轼不嫁,前来问罪,苏轼坚不承认有非礼之事。方若虚命打手开打,哪知苏洵命苏辙取朴刀要关门打狗,方若虚这才吐真言,原来他与刘小玉是娃娃亲,得知刘小玉夜会苏轼,不答算娶她了,反而想讨苏小妹为妻,苏序以“婚姻非同儿戏”苏轼定亲为拒,劝方若虚回去。此事方罢,苏轼的表哥(程之才)又来找姑母,想娶十八娘(苏轼之姐)为妻,苏洵见他行为乘张,冷眼相待,程氏却认为亲上做亲蛮好。成亲后,程之才却在新婚之夜外出嫖娼。苏小姐气愤忧郁成疾,不久病逝。此时正是苏轼成婚之日,苏洵对程氏大发其火,为女儿写下《自尤》诗,命族人与程家断绝关系。
第三集    蟾宫折桂
     苏洵聆听两个儿子朗朗书声,如聆音乐,对程氏夸赞,并表示将与儿子一道进京赶考,扬眉吐气,让程家的恶少瞧瞧,程氏求丈夫不要当儿子的面谩骂她娘家人苏洵自知失言,向娘子道歉。遂后携两个儿子到成都拜会张方平知州,张对三苏之文深为赞赏,并不顾与欧阳修以前有扦格而写推荐信。父子三人到达东京,欧阳修对父子之文大加称赞,并向枢密韩琦引荐。韩琦坚持要他们经过考试。苏轼在一家佛寺住下来,遇到一帮考生,其中有姐夫程之才,欲与苏轼和解,苏轼拂袖而去。明春殿试,欧阳修主考,将苏轼答卷评为第一,但又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答,恐贻人徇私的话柄,又改为第二。苏轼经仁宗殿试,对答如流。苏辙亦然。晚上,仁宗回宫对皇后道:“为大宋选中二相才。张榜后,兄弟名列前茅,没考中的刘辉等人喧哗闹事,以为兄弟同时考中必定有鬼。欧阳修受到围攻,幸得巡逻兵士赶到解围。苏洵得知儿子考中,大喜过望,带儿子去拜谢欧阳修,恰巧梅圣俞也在座,问起答卷中的典故出自何处,才知出自苏轼的自我发挥,欧阳修预言,此后文坛盟主将是苏轼。琼林宴上,虽缺少状元,苏轼第二却占尽风光。
第四集   出仕前后
      苏轼苏辙参加琼林宴回到家,苏洵告诉他们曾有富商为自己的双胞胎女儿说亲,苏洵以儿子已婚见拒。苏轼回忆起母亲在少年时代讲述《范滂传》的故事,父子三人议论喜报是否送达故乡,苏洵表示想在汴京买房,接妻子来京居住,这时却从眉山来人告知程氏去世,父子如遭雷击,连忙回乡奔丧。殡仪完毕后,苏洵带儿子、儿媳及侄女苏小妹沿长江而下,饱览神奇的三峡风光,聆听神女峰的传说,船过秭归,苏轼讲述屈原的《橘颂》和昭君出塞的故事,至江陵下船,兄弟二人写诗百余首。到达汴京后,兄弟二人在家编成《南行集》,苏洵带来好消息,自己被命为校书郎,苏轼任命为凤翔签判,苏辙也任了官职,苏轼原想留在京师,大失所望,苏辙以照顾父亲为由,放弃官职。苏轼临走,与小妹凄然告别,苏辙送兄长到郑州,二人在夜雨中对床共话,苏轼回忆起离京前王安石写的敕书,耿耿于怀。苏轼到达凤翔,遇到一位固执偏狭的陈太守,心情郁闷,同僚张璪带他去观赏古寺中的王维、吴道子壁画,初识画家文同,为其画题辞。
第五集    签判凤翔
     张璪带苏轼浏览凤翔周边环境及历史渊源,忽遇陈太守之子陈慥(字季常)外出打猎,一箭中的,苏轼颇为惊奇,陈慥亦与苏轼一见如故。苏轼回到府衙,适逢太守在训话,见苏轼晚到,训斥之后,决定上疏朝廷处罚。苏轼回到家,陈季常,带酒肴约张璪小酌,陈季常带来其父对苏轼罚铜八斤的询息。苏轼大吃一惊,随后,陈太守派苏轼去渭河边押运木材,仁宗皇帝驾崩急用,苏轼闻讯,悲伤地忆起仁宗生前殿试时的情景,悲泪难抑,给子由写诗笺诉说心曲。苏轼到达渭河边,见监工官员如狼似虎暴打民夫,与之辩理,苏轼了解到“衙前役”的苦说,上疏给朝廷,关注民夫生命安全。朝廷收到奏折,免除了“衙前役”,百姓感恩不尽,给州府送庆功匾致谢,陈太守啼笑皆非,却不见苏轼。此时他被章惇邀去游山,遇到深潭小桥,苏轼不敢过,章惇坦然而过,毫不胆怯,苏轼预言,他将来会杀人。然后约章惇到家做客,章惇见了苏夫人,言谈举止轻浮,讲述自己在京的一段艳遇,王弗在帘后听见了,送走客人后,叮嘱丈夫要有防人之心,最好远离他。然后对苏轼的其他朋友一一品评。与此同时,陈季常回到家,却受到陈太守一顿训斥,命他读书赶考,陈季常不以为然。陈夫人建议给儿子娶个厉害媳妇,才好管住儿子。结婚之日,宾朋以“狮吼”笑谈新媳妇,并请苏轼写诗一首,苏轼欣然命笔,并书写数十遍,分发给宾客,于是“河东狮吼”不胫而走。其实,新媳妇非常孝顺、贤惠。陈太守夫妇不解何故,原来,新妇与其“狮吼”姐是双胞胎,“狮吼”在婚前与人私奔,其父母将妹妹顶替出嫁。陈季常找苏轼说明原委,苏轼也觉得后悔不及。一日,陈太守在官衙后院筑了一座高台,以便眺望周边美景,让苏轼撰文记叙,刻碑为记,苏轼提出必须一字不改,陈太守答应后,苏轼一挥而就,在文中开了陈太守一个玩笑,他浑然不觉,一字不动地让人刻在石碑上。
第六集    初登馆阁
      英宗继位后,想调苏轼进京担任翰林,丞相韩琦劝皇帝对年轻官员不要骤然提升高位。苏轼携妻子回到京师,发现小妹不在,苏辙说小妹已出嫁,二伯去世,不胜伤感。王弗因路途辛苦,也病倒了。英宗想要苏轼掌管皇宫公事记录,韩琦主张让他通过考试担任文教部门官员。此时,张方平到京任职,正与欧阳修议论王安石,苏轼兄弟来访,告知自己已在史馆任职,苏辙将去大名府任推官。苏洵取出针对王安石写的《辩奸论》,张、欧甚为惊奇,苏轼认为对王安石批评有些过分。回到家,妻子病势垂危,叮嘱苏轼可娶自己的堂妹为妻,苏轼含泪写下“墓志”。翌年,苏洵相继去世,苏氏兄弟将父亲和王弗的灵柩运回四川眉山安葬。苏轼遵从亡妻的遗愿,娶王闰之为妻,带回京师,即卷入政治风暴。新皇帝神宗重用王安石,在皇宫询问治国之策,延误上朝,引起韩琦、司马光等大臣不满。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建议成立三条司,推行新政。启用吕惠卿、章惇之流。春祭之后,朝廷财政吃紧,王安石想免掉银钱丝帛费,司马光与之展开了辩论。事后神宗单独留下王安石呈上《富国法六条》等,神宗下诏立即颁行。司马光、吕悔同入政事堂,弹劾王安石,指出“误苍生者,必斯人”,司马光推荐苏轼为谏官;范纯仁上朝指责王安石“误国害民”。王安石决心推行新政,派人去各路视察,声言“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娥”,苏轼斥之为“无法无天”。
第七集    上书迁争
     神宗在延和殿阅读奏折,韩琦与吕慧卿意见相左,了无意趣,读到苏轼的奏折,不同凡响,文采斐然,传苏轼进殿对朝政之见,苏轼陈述“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神宗深以为然,王安石却认为苏轼“恃才傲扬”建议他去开封府做推官。司马光对苏轼的万言书大加赞赏。苏轼回到家,见程之祥来‘拜访’,勾起已久的怒火,将其赶走。程之祥却到登闻鼓院,诬告苏轼借去四川安葬苏洵时,在官船中夹带私盐、丝绸、贩卖。神宗上朝,王安石建议吕惠卿为崇政殿说书,司马光驳斥吕惠卿心术不正,不可重用;文彦博面奏,青苗等法利少害多,应罢免。李定却道:“民皆称便,无不远近讴歌”。苏轼则斥之为“护法幺幺”王安石的亲戚谢景温当即指责苏轼“贩卖私盐”等物,苏轼声言,纯属子午虚乌有!司马光揭发谢景温是王安石亲戚。李定则向神宗哭诉不为生母守丧之谜。司马光坚持“不孝则不忠”举出孝子朱寿昌寻母几十年的例证,并将苏轼为此写的诗念给皇上听,神宗大受感动,让司马光写入史书。王安石却将李定任命为全权御史,理学家程颐。御史张戬指责王安石假公济私。苏轼刚到开封府上任,就听到一个消息,:皇宫下旨命,开封府从杭州减价买花灯四千余盏,以备皇宫春节悬挂。苏轼当晚就写《谏买浙灯状》劝阻。神宗读后,感激不己,下全停止购灯。苏轼深入下层见民生凋蔽,奋笔写下《再上皇帝书》,痛陈新法之弊,神宗犹豫未决,翻复读苏轼上书,太皇太后(曹氏)进殿,推荐苏轼可当宰相。王安石闹的朝野动荡不安,劝停止新政。神宗向王安石转达了太皇太后之意,王安石仍坚持处事不惊。神宗准备下“罪已诏”缓和局势,王安石黯然神伤,自愿去江宁养病。当“罪己诏”张贴在朝堂门口,众大臣议论纷纷,司马光建议苏轼直陈其事。
第八集    激流勇退
       王安石在江宁过起隐居生活,吕惠卿前来探望,谈起朝廷内忧外患,不胜感叹,王安石之子王雱及其弟王安国吹笛干扰他们谈话,王安国告诫其兄防备“两面人”吕惠卿,王安石不以为然,吕惠卿愤然而去。神宗多日不曾临朝,宰相韩琦处理堆积如山的奏章,多是针对新政之弊,韩绛焦头烂额,向神宗请求任副职,吕惠卿建议请回王安石,任命为宰相。司马光上朝抗议,神宗想让司马光当枢密,以求平衡,司马光以写作“史鑑”拒绝。苏轼奉劝皇上废除新法,拯救民心。谢景温又以苏轼回四川“走私”旧话重提,神宗以无确凿证据见拒。廷试进士在即,神宗命吕惠卿任主考官,策问题由苏轼拟定《论独断》,吕惠卿认为此题混淆视听,让苏轼另出题,苏拒不服从,吕作为主考,将拥护新政的答卷列为第一。苏找到王安石,当面陈述王著《三经新义》及《字说》不能作为科考的写作范本,列举种种不妥之处。苏走后,王安石父子慨叹其才难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吕公著突然跑到皇宫,对神宗报告“大事不好,韩琦拥兵南下了!”经王安石询问,却是吕想当然的一场虚惊!司马光上书弹劾王安石“大奸大邪”,可是神宗依然让王安石主持朝政。司马光在家生闷气,苏轼找上门来吟诗讥讽时弊。同时,邓绾却向吕惠卿报告了司马光和苏轼的行踪,还发现王安国与郑侠在楼饮酒,嗔怪王安石重用的全是势利小人!遂后,郑侠画了一幅《流民图》,通过驿站以“急密”呈报皇上。神宗看到《流民图》,大为震惊,王安石让吕惠卿审理此案,用刑之后,郑侠供出了王安国谈及此事。王安石闻讯,命儿子传王安国质问,岂料王安国气得大口吐血,奄奄待毙。苏轼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决定激流勇退,上书自请外任,神宗决定派他到丽都杭州任通判。
第九集    杭州诗情
      苏轼南下途中,到陈州与苏辙盘桓数十日,然后相约到商邱看望前辈张方平,张以文集序言,死后墓志托苏轼代办。而后去颖州拜访恩师欧阳修,同游颖水,依依话别。当苏轼到达杭州,立即被丽都的秀丽山水所吸引,朗吟“故乡无此好湖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杭州人也以争睹名士风采为荣。在西湖,偶遇一位弹筝女子,请苏轼赐词“凤凰山下雨初晴”。太守设宴款待苏轼,著名词人张先在座,歌女周韶即席诵了张先的新作。苏轼由此对填词产生了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月夜,苏夫人望着湖船上的灯火,不无担心地问任保姆,官人在何处?任保姆告诉她:苏学士应酬多,但不会有风流韵事。翌日,苏轼带家人畅游西湖,苏轼告诉夫人,天堂之地也有犯人和灾荒。然后去逛灵隐寺,遇到了然和尚求苏学士饶命,原来他爱上一个叫秀奴的妓女,后来他床头金尽,秀奴不肯见他,就把秀奴杀害。苏轼为此吟了一幅诗联,判他死刑。苏轼视察监狱,发现人满为患,其实是许多贩卖私盐的百姓,苏轼一面上书朝廷大员说明私卖食盐的原委,一面到盐河工地视察,减轻鞭挞之苦。他还深入到富阳山区,发现农民煮鲜笋却无盐,原因是花光了青苗贷款,无力偿还债务。苏轼又到湖州调查,太守孙觉在酒馆招待,苏轼想起狱中的囚徒,田妇的哀叹,难以下咽。他们来到另一处农村,却是另一番丰饶景象,原因是孙觉暂缓在此施行青苗,助役法。当他来到蝗灾严重的浙西,寸草不留,农民望天而泣,苏轼连夜在驿馆写下奏疏:《论灾伤手实书》。然后去了靖江,顺便看望堂妹,受到苏小妹家人热情接待,都以大学士光临为荣耀,留下墨宝作为纪念,苏小妹向堂兄讲述了自己的婚姻经历,并挽留兄长多住些时日,因有公务在身,怅然离去。苏轼回到杭州,太守陈襄为其接风,出席酒宴的还有三条司要员沈括,他要求看一下苏轼的新诗作,苏轼不知有诈,答应为之誊抄一份诗稿……
第十集    朝云明月
     苏轼写完《钱堂六井记》,又为沈括誊抄诗稿。翌日,苏轼将《钱堂六井记》交于陈太守,诗稿交于沈括。当晚,太守在有美望举行盛宴。沈括、张先及宠妾在座,太守让苏轼写诗祝贺张先八十五岁买妾,苏轼即席赋诗,满堂唱采,张先因偶感风寒,推荐朝云代唱,朝云十二、三岁,羞笑着唱了张先的名词,众人要求朝云再唱,朝云只是不应。苏轼觉得肉麻,便悄然离席到廊外眺望湖山风光。不一会,朝云也来了,问苏轼家中要不要婢女?苏轼颇觉惊异,朝云说琼芳从良了,她怕老鸨要她接客,苏轼一听乱了方寸。这时琼芳也来了,劝苏学士成全朝云,并讲述了朝云自小与父母失散的遭遇,苏轼不忍使朝云伤心,便答应下来。当晚,苏轼与夫人商议,善解人意的王闰之便答应下来。翌晨,琼芳把朝云连同卖身契送到苏家。沈括一到汴京,就把苏轼的诗抄交给吕惠卿,密告苏轼对新法确有不满,有诗为证,并说苏轼流连诗酒,出入秦楼楚馆,新纳一名雏妓。此刻,苏轼携家人到西湖及寺庙游览,在一座寺庙,禅师不让进阁楼,苏轼让朝云唱了一首“道歉诗”,讽刺禅师不通人情,当禅师得知来人是苏轼,大为惊喜,原来他是佛印。二人遂订交。苏轼在杭州任满,调往密州途中,得知欧阳修病故,悲痛之至。到任后,方知密州处于天灾人祸之中,沿城墙巡视,到处是弃婴,苏轼命僚属将活着的婴儿收集起来,安排到富户养育。夜间,土匪肆虐,他设计把土匪一网打尽。密州百姓及士绅为感谢苏太守集资重修超然台。仲秋前夕,苏轼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亡妻王弗相见,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深难寐,面对明月,怀子由,又写下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
第十一集    心系民瘼
     仲秋夜,苏轼登上超然台,当众赋《超然台记》,并书写“明月几时有”分送众宾,极一时之盛;翌日,纵马平冈,打猎,豪吟“老夫聊发少年狂”。三条司派来特使,责怪苏轼拒不执行“手实法”犯了“违制”之罪,苏轼例述手实法之害,特使拂袖而去。是夜,同僚赵庾与赵明叔请苏轼小酌,赵明叔吟幽默诗“薄薄酒”助兴。苏轼相和一首:《是非忧乐两两都忘》。特使回京,李定、舒憻密谋,暂不处罚苏轼,调他去河中府,以阻止他回京,当苏轼接到敕救书,甚感意外。临行,密州百姓拦住马头挽留太守,苏轼含泪告别。当行至京外陈桥驿,内侍骑马传旨:赦苏轼改知彭城(徐州)不得进京,苏轼一家饥寒交迫,王诜驸马闻讯送来酒食款待。苏轼探问为何不许进城,王诜告知政局不稳,劝其先去赴任。临别,苏轼为王诜藏画题跋,王诜自愿出资为苏轼出版诗集。苏轼到徐州后,苏辙亦调商邱通刺,前来看望兄嫂,并带来一册新版诗集,苏轼颇为高兴,苏辙却认为未必是好事!夏日,徐州遭遇罕见的洪灾。苏轼与民夫日夜筑坝救灾,富人争相出逃,苏轼挡住城门劝说他们回去,以稳定民心,然后调动禁军修筑水坝,队长迟疑不决,最后被太守临危不惧所感动,派遣士兵抗洪,筑起长堤。苏夫人和朝云也加入了慰问灾民的赈灾事宜。为永久消除水患,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拨款建造木坝,皇帝下诏夸赞苏轼治洪有功,如数拨款。告捷后,建黄楼以作纪念。庆典之日,苏轼登上黄楼,举杯赋诗。王巩带侍妾前来祝贺,苏轼即席赋《千秋岁》词以赠。杭州来了一位僧人(道潜)向苏轼赠诗,苏轼和之,从此结为至交。此间,秦观亦来拜访,“惟愿一识苏徐州”,二人都对科考以王安石《三经新义》为标准,表示担忧

第十二集    鸟台诗案
      苏轼在月下的黄楼上等候王巩一行归来,王巩告知曾梦见盼盼,求苏轼吟词,让盼盼当即演唱,凄然作别。不久,苏轼遭遇鸟台诗案。李定、舒憻等从苏轼诗文中抓住片言只语,将苏轼逮捕下狱,必欲除之而后快。同时派人搜查苏轼在湖州家中的文稿,苏夫人唯恐惹祸,欲烧掉所有剩余的书稿,朝云奋力抢救。但无济于事。苏辙闻讯,找张方平、范镇上疏释放苏轼,未果。苏轼在御史台监狱,得到狱卒梁成的关照。主审官李定与陪审官张璪、舒亶连夜轮番审讯,苏轼据理驳斥,李定等悻然而去。翌日,再采取迂回战术,妄图从苏轼口中得到王诜泄露逮捕苏轼的机密,苏轼严词拒绝。狱卒因袒护苏轼被解职,临别,苏轼让他给儿子送口信,如打听到凶信,就在饭菜中加鱼,当晚,在送来的菜中有两条鱼,苏轼大吃一惊!
第十三集    生死之间
     苏轼当夜写下《致子曲》绝命诗,正要委托梁成送给儿子,恰被监狱长看见,梁成谎称神宗皇上最爱看苏学士的诗,监狱长不敢怠慢,送交皇上,神宗读后大受感动。此时曹太后病重,神宗前往探望,曹太后得悉苏轼在押,劝皇上释放苏轼,但李定等坚持要处死他。夜间,苏轼正熟睡,忽然进来一个“犯人”,倒头便睡,苏轼不便问,随即发出鼾声。翌晨,“犯人”临别告诉苏轼,请听好消息,原来他是神宗派来的小黄门,神宗听了苏轼在狱中安睡,断定苏轼没有做亏心事,决定亲自派人复审。此时辽国来使,送来一份上联,要求宋人对出下联,否则,须向辽国俯首称臣!大宋满朝文武无人能圆满对出下联。只好命人从狱中传苏轼进殿,苏一连对了四句下联,博得满堂采声,辽使只得甘拜下风而退。神宗只是把苏轼贬往黄州。苏轼出狱后,见到儿子,才知那鱼是苏迈的朋友不知内情误送,父子抱头痛哭。然后去驸马府,为贬往广西的王诜送行,画墨竹相赠。然后去南邱看望苏辙,谈及狱中怀念子由的诗作,泪水交流,又去拜见张方平,才得知张派儿子张怒去京登闻鼓院投书,张怒胆怯而退,幸亏王巩自报奋勇,重返京城投书,因此被贬往宾州,苏轼百感交集。
第十四集    东坡居士
     苏轼父子到达黄州,知府徐太守让他们住在江边的临皋亭,生活窘迫,只得到寺庙就食。深深的孤独和寂寞,使他写下了诗词《咏海棠》、《缺月挂疏桐》。此后苏辙送王闰之、朝云等到黄州,苏辙劝兄长纳朝云为妾,王闰之也劝促他。苏轼以家贫、待罪之身为辞。在郡守徐太守款待苏氏兄弟的宴会上,苏辙代兄提出垦荒种田盖房安家的要求,徐太守爽然应允。在黄州东山坡垦荒的日子,苏轼夫妇每天只花一串钱,从梁上用画叉挑下来,艰难度日,全家在废弃的兵营上开出一片荒地,种上庄稼,又盖了数间房,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都来祝贺。陈季常带来自酿家酒和名茶,席间,朝云歌唱苏东坡的词作《哨遍》,东坡击打牛角相和,配合默契。客人走后,王闰之、任采莲点上红烛,摆上酒肴,为东坡、朝云举行“圆房”仪式,情趣盎然,东坡让三个女人自己腹中藏的什么?只有朝云猜准了:不合时宜!夜深,二人柔情惓惓。翌日,东坡与几个读书人到江边船上饮酒,不见踪影,人们传说东坡失踪了……
第十五集    赤壁之赋
     东坡失踪的消息传到皇宫,神宗正在用餐,顿时忧心如焚。徐太守闻讯赶到苏家,东坡已回家,原来他和几个酒友到春草堂去消磨时间。几天后,四川道人杨世昌约东坡去游赤壁,他写下了词《赤壁怀古》及散文《前赤壁赋》,新作一出,立即在士林,坊间传播,其书法作品亦声价十倍。消息传至京师,李定向神宗诬告东坡写诗填词讽刺朝政,应予贬往海南,神宗不忍。一日,东坡正在与邻居饮茶说笑,苏迈匆匆来叫东坡到官府去,原来舒亶不肯罢休,调查东坡在黄州的近况,同时,又翻出东坡在徐州任上李铎、郭进谋反一事,诬他匿情不报,东坡据实驳斥,舒亶仍坚持到徐州调查。苏东坡预感到不妙。一日,朝云生子,东坡写下自嘲诗,王闰之不久也生下儿子,东坡买肉为全家改善生活,探索出“东坡肉”的制作工艺,很快在黄州流传。不久,参寥来访,约东坡同游赤壁,庐山,并言佛印在庐山等候,东坡欣然前往,写下《后赤壁赋》及《西林题壁》名篇。归来后任采莲病势垂危,因做噩梦挂牵东坡所致,临终,嘱东坡将其葬于黄州东坡上,含笑而逝。东坡伤心欲绝,写下祭文。不久,诰命下达,允许东坡可移居汝州,临行前,徐太守设宴,纷纷要求留下墨宝,有歌姬李琪向东坡请求在披风上题诗,东坡边说边笑题完诗句,全场为之喝彩。
第十六集    金陵忆语
     东坡乘船离开黄州,背后传来黄州百姓送行的鼓角声,感动不己。船到江宁附近,遁儿病危,全家惊慌。王安石在钟山半山园听说苏东坡到达江宁,骑驴到江边看望。东坡待料理完遁儿的后事再去拜访。月夜,朝云见孩子已不吃奶,褂儿被奶水浸湿,东坡不胜悲伤。二人谈起王安石,朝云倒对他有好感,宠辱不惊,东坡深悔以往对他有偏见。翌日,东坡来到半山园,与王安石谈诗、论画、参禅,谈及天下事。东坡建议王安石变法应善其终,不可诗酒自娱。王安石坦承变法为吕惠卿所误。时光倒流十年前,王雳为了报复吕惠卿,与邓绾合谋,揭发吕惠卿向商人索取五百万钱,将吕惠卿抓入监狱,吕惠卿又抓住王安石给他的私函中有“无令上知此一函”字样,神宗因此再不信任王安石,因而罢相,王雳后悔不迭,以至碰撞而死,王安石对吕惠卿恨之入骨,大骂“福建子!”辞别江宁,东坡在宜兴买了一处老宅,将搬新居时,却听老宅内传出女人的痛哭声,当东坡得知老妇人为不孝儿卖掉老宅而哭泣时,便将房契当面烧了,钱也不要了。东坡只好带家人到南都张方平家寄居。张方平设宴招待东坡,张恕夫妇也在座,东坡忽然发现张恕之妾正是黄州太守徐太守之妻,徐太守坟土未干,其妻就嫁人了,不胜感叹。不久,神宗病逝,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还朝,李定、吕惠卿等罢免。高太后赐东坡官袍、金带、白马。夜间起草文书,高太后前来探望,谈及苏东坡的提升是因为太皇太后恩宠,东坡不禁流下眼泪。高太后离去后,东坡在金莲烛下起草贬吕惠卿的圣诏。翌晨,执事官在政事堂宣读,将吕惠卿、李定逐出朝堂,分别押往福建、安徽,大快人心!司马光趁势上奏,全部废除新法,东坡与之争论应留下有用的部分,司马光恼羞成怒……
第十七集    翰林学士
      司马光因廷争气病,高太后下旨命司马光接任宰相,可三天一次骑马上朝。不久,所有新法(包括免役法)全部废除,唯有东坡力争免役法不可废,二人再次廷争,高太后同意废除,下诏全国,东坡甚感震惊、失望。回到家,大骂“司马牛!”王安石在金陵听到消息,一连写下数十次“司马牛!”去世。苏东坡在京闻知王相公去世,含泪为之写下敕书。不久,司马光亡故,东坡因吊唁仪式歌或哭讥程颐为“鄙俚叔孙通!”众哄笑,引起程颐的学生贾易、朱光庭不满。程颐担任哲宗小皇帝侍读,专讲经书和“女人是祸水”之类,哲宗甚为反感,提议让苏东坡来讲诗词,程颐勃然大怒。此时东坡家来客,王巩带侍儿宇文柔奴,王巩因写鸟台诗案流放广西方归,柔奴一路陪同,毫无怨言,东坡大受感动,为之填词“此心安处是吾乡”相赠。东坡骑马上朝,路遇王诜,请东坡与众艺术名家在西园雅集,这是宋代艺术史上一次盛会,李公麟、米芾、苏门四学士等都在场。东坡正在讲书法,內侍传太后口谕,火速进宫,贾易、朱光庭正在弹劾东坡,在任密阁试论考官时,出题中有污蔑皇帝之嫌,应撤职查办!太后搁置不采。东坡回到翰林院,同僚章元弼因迷恋苏轼,夜读忘了回家,其妻愤而离婚。类似轶事奇闻还有数则。东坡处处受人尊敬,但他来访的陈季常表白,愿激流勇退。然而贾易之流仍纠缠不休,太后仍然为东坡辩护:本意并非污蔑先帝。尽管如此,东坡退意已决。
第十八集    苏堤春晓
    东坡的敌人仍不罢休,先是挑动一个叫周穜的上书建议王安石的灵位放在皇家宗祠;再是抓住东坡以前经过扬州时写的绝句是庆祝国丧,东坡仿佛置身于蛇窝中,虽经辩护,还事实以真相,东坡仍写了调离京师的上疏,高太后甚为感动,恰好浙西灾情严重,便下诏东坡任杭州太守。二度来杭,东坡身心愉快,携家人畅游西湖后,朝云建议东坡效唐代白居易,再筑一道苏堤,东坡点头应允,他上章奏请哲宗,太后允许疏浚西湖,提出五大理由。而后巡视灾情,发现流民载道,米价高涨,时疫流传,死人无数。市民因河道淤塞,饮水困难,东坡集思广益,决定先解决饮水问题,修复六井,疏通河道,设立医院,施舍药品,调动禁军,解决劳力,上疏朝廷,筹集资金,购米充仓,平抑粮价。而朝廷的对立派要员们却叫吆苏东坡危言耸听,甚至认为疏浚西湖筑堤于水中,以事游览,于公于私无利!东坡一连上了数道奏折,都石沉大海,不得不以密信致太后,她把所有表状不再转中书省及户部,径由朝廷批准。东坡动员全体僚属,分工明确,急者先办。日夜兼程,一年有余没有翻过书本。此时一个叫马瑊的御史前来州府,声言要去钱塘江观潮,东坡闻讯,写信请马御史到杭州议事,马御史却以事忙,冬天才能回杭见拒。马御史却派驿卒逞弹劾状进京,诬告东坡不是救灾,而是游山玩水,写艳诗以咏亡国之君(钱俶)。高太后读后,哑然失哭,命丞相吕大防:此件驳回!在整个抗灾行动中,朝云是好帮手,散发“圣散子”,救人无数,在街头遇见琼芳,并带朝云到她家作客,介绍琴操相识,此时张子野去世,琼芳寡居。一日,秦观、晁补之、琼芳、琴操相遇到东坡家拜访,东坡设宴,琴操唱曲助兴,秦观击节观赏。翌日,东坡仍去西湖工地,与水利专家设计方案,请当地渔民研究解决葑草问题,东坡吃住在工地,又一道长堤在湖中筑成,民众誉为“苏公堤”。春天到了,柳绿花红,游人如织,为西湖平添一道靓丽风景。
第十九集    风流轶事
    完成疏浚西湖等重大工程之后,东坡稍有闲暇,就走出官署,到富有诗意的风景区执行公务。在修竹环绕的雨奇轩,他脱下官袍披阅公文,“落笔如风雨。”法曹毛滂告知附近发生两起案件,东坡即刻开审。第一起:被告陈希才卖扇为生,去春父亲死了,欠下一屁股债,今年接连下雨,扇子卖不出去,被告到官府。东坡问是什么扇子,答以白绢折扇,东坡便让他回家带一捆扇子来,东坡用判笔写草书,画竹石枯木,拿到街上,大家听说是苏学士写画,不一会就卖光了;第二起:老秀才吴味道,因冒用苏氏兄弟名讳,被告上官府。原来他进京赶考,家乡人送他两棉纱,作为旅费,他怕一路抽税,就冒用了收件人苏子由,寄件人苏东坡,东坡不仅不处罚,还撕掉旧笺,亲笔写了信笺,还给子由写了一函,叮嘱秀才“考上后别忘了我”,一笑了之。毛滂头一次见苏学士办案,闻所未闻,可惜自己任满,明天就要告辞了。东坡闻讯,在西湖为其饯行。毛滂带歌女漱芳赴宴,恰巧秦观也到杭州,东坡便让朝云,秦观、琴操演唱秦观的词,毛滂也即席吟词一阙,赠予漱芳、东坡这才知道自己属下竟有词人,便独出心裁,让三对情侣分别雇船自去游玩,以鸣锣为号集合。秦观与琴操在桥洞中同入温柔乡;通判与琼芳在湖上飘荡诉说衷曲;互通姓名,(他叫姜泰)身世;毛滂与潄芳发誓:非毛郎不嫁!锣声敲响,集合后,东坡命吟诗,极欢而罢。岂料漱芳在湖岸竹林边被歹徒劫持,毛滂听到漱芳呼救,奋不顾身夺下朴刀与两个歹徒格斗,歹徒跑掉一个,另一个招架不住。束手就擒送入监狱,原来是杭州首富颜益。翌晨,颜益之父纠集30多名歹徒围攻州府,东坡命西浙兵马监刘景文派兵解围,漱芳向东坡诉说了不幸的遭遇……东坡将有关案犯一一判罪。
第二十集    多事之秋
    东坡送走词人毛滂,又去智梁院找诗僧道潜,东坡脱下官袍,摘下官帽,与道潜吟诗、品茶,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又与道潜交谈,听到一个令东坡吃惊的消息,道潜去饶州化缘,得知吕惠卿之弟吕温卿已在饶州做知州,而东坡之子苏迈正在他管辖之下的德兴任县尉!道潜建议将苏迈调离江西,并劝东坡功成名退。东坡写下《八声甘州》一词赠给诗僧。回到家,东坡致函当了“门下侍郎”的子由,让他设法调开苏迈。同时,贾易等也在京攻击东坡在杭州劳民伤财,谎报灾情,高太后一律封驳,并任命东坡回京任翰林学士承旨。杭州百姓闻讯,为东坡在西湖上建生祠,沿途跪拜挽留。回京途中,东坡到靖江看望苏小妹,只见门庭冷落,荒草萋萋,苏小妹已亡故,东坡到墓前致祭。船经润州金山寺,佛印以猪肉款待东坡,东坡留下玉带永镇山门。回京后,东坡住子由东院。翌日上朝,东坡又受到政敌攻击,杨畏甚至诬蔑东坡之学术,本出《战国策》,让其担任承旨,必殃及小皇帝,应予罢免。东坡坦然予以驳斥。下朝后,东坡与子由商议,还是出京为宜。不久,调任颍州。但见流民载道,饿殍时见。通判赵令畤是宗室,为东坡接风。改日,东坡拜访欧阳修夫人,并约定聘其孙女作苏迨媳妇,欧阳夫人托东坡为亡夫遗著写序。不久,张方平之子送来讣告,请东坡撰写墓铭。东坡含泪撰写,往事历历在目。除夕夜大雪,东坡、令畤登上城门,见流民不断,一道设法为灾民送粮食和柴火。春夜,春梅绽蕾,苏夫人建议请赵令畤夫妇赏梅,东坡写下《减字木兰花》词。数月后,东坡又奉调扬州,适逢“万花会”,耗资巨大,市民摊派,怨声载道,东坡决定废止,得罪了刚到扬州游玩的章惇,斥东坡为“大煞风景”,拂袖而去……
第二十一集    江湖飘蓬
     东坡赴扬州上任,将沿途所见流民惨状写成表状,高太后下诏免除百姓公债,并调东坡回京任兵部尚书。此时,官廷正为哲宗选皇后而忙碌,高太后看中孟元之女,章惇却将刘美人偷送进宫与小皇帝幽会。不久,高太后寝疾,传老臣范纯仁,吕大方交代后事,并为哲宗举行册封皇后庆典,刘氏倨傲,与孟皇后平起平坐。章惇、杨畏也待到哲宗重用,章、杨密谋将东坡的侍读职位撤掉。毫不知情的东坡仍在扬州流连诗酒,诏书下达后,速进京。兄弟二人谈起政局,老臣陆续被逐出京,令人担忧。高太后在病中召见东坡,让他任侍读兼兵部尚书,哲宗在场,扬言侍读已由章惇担任,高太后一惊,咨询东坡,东坡直言不讳:章惇以倡优女色败君德。回家后,夫人病危垂危,交代后事瞑目而逝,东坡含泪为妻写下祭文。绍圣元年,哲宗主政,章惇在“三面杨”的推荐下登上相位,全面恢复新法,欲将司马光开馆戮尸,烧毁器著作,幸亏哲宗尚有一点理智。但将其生前官职降低,家产充公,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范纯仁及东坡的朋友、学生纷纷贬出京师。东坡到定州,与助手李之仪过从甚密,谈诗论文,整修军营,处罚贪腐官员,上书论事,不改忧国忧民初衷。李之仪之妻胡温柔钦仰东坡之为人,设家宴款待东坡。与此同时,章惇又听信侍御史上奏东坡“讥讪先帝”,哲宗下诏罢东坡定州任,责知英州。敕书下达后,胡文柔为东坡赶制一件棉衣相赠。李之仪为夫人“深明大义”而感动。东坡携家人南下赴任,此时苏辙已调汝州,东坡向其弟辞行,并借川资。朝云矢志跟随东坡南下。行程一万余里,到达惠州,得到知州詹范的接待,让东坡住在合江楼。章惇随后派出东坡的表弟程之才担任提刑官,到惠州监视东坡。
第二十二集    天涯芳草
    程之才到达惠州,约东坡在合江楼见面,东坡惊异不止,在合江楼前,见到无数农民与税官论理,把粮价压得太低,还不起旧债,交了税金,全家只得挨饿,有的当场伤心哭泣,东坡答应为百姓向官府反映。表兄弟相见,甚为尴尬,程之才对夫人的死,表达了忏悔之意,很想弥补过去的过失,并请东坡为其祖父写一篇短传,东坡答应下来。遂后请詹太守、程提刑把百姓的粮价提上来,二人答应速办,程之才建议再搬回合江楼,东坡婉谢。回到住处,与朝云合计一栋新居,朝云笑靥顿开,东坡写诗赞之。新居建成后,东坡命名为“思无邪斋”,然而朝云却感时疫病逝,东坡悲痛欲绝,写下《悼朝云诗》,眼前呈现朝云生前片段。催人泪下。随后又为之写下《墓志铭》。十月,山岭梅花又开了,见花思人,东坡在墓前吟咏梅诗。苏过对父亲关心倍至,劝其到寺庙散心,东坡写下“报道先生春睡美”一诗,诗传至京师,章惇对东坡生活得快活,迁怒于程之才,同时将东坡贬往海南儋州!苏辙也贬往到雷州,兄弟相见后含泪而别。东坡在儋州同样受到太守张中的关照,让他住在毗邻的官廨中,当地黎族百姓对他非常友善,东坡教其子女读书识字,讲故事,生活艰苦而愉快。苏辙在雷州,遭到提举常平官董必的迫害,诬其“强占民宅”苏辙以字据为证,否认抢占,董必撕毁字据,并迁怒于周太守,把太守撤职,将苏辙调离,并命助手彭子明过海到儋州探查东坡近况,彭子明以“御史大人也有子女”劝其不要太过分,董必一惊,苏派一名法曹去儋州。法曹到达后,苏东坡正与张中在官廨下棋,冷酷地将东坡驱赶出去,将张中免职。东坡只得在丛林中盖了一茅屋,和陶诗打发日子。道潜派弟子运行海南看望东坡,深得欣慰。此时哲宗因儿子(刘妃生)得急病而死,悲伤过度,相继去世。向太后垂帘。端王(赵佶)继位,元佑大臣全部获赦,章惇被贬往雷州,恰巧要租住苏辙住过的房舍,房东坚辞拒绝。东坡遇赦此归,在雷州听说章悙的遭遇,与其会面,章惇不胜愧悔。东坡到达常州,感觉大限已到,把三个儿子叫道面前说:“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目光莹然。
                                                                 ——全剧终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联系电话:0533-2240208 手机:13608946832 13865079298 QQ联系:1138505465
    版权所有:雁翔国际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柳桥甲3号(北京CUV国际公寓) 邮编:100025
    主办方:北京华夏雁翔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京ICP备1903768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