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虞小风说“手指画”之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8 18:03: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手指书画》主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指画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走访、宣传手指画,在北京、河南、辽宁、广东、新疆、江苏、江西等地主持10次全国性指书指画大展。

接到儿子虞旻子邀请去小学演讲的电话,虞小风连忙拒绝,“你看我奇形怪样的,不适合去给小学生讲。”

虞小风说的,是自己扎着小辫儿、留着一撮白胡子的样子。他似乎不大好意思将这样的自己展现在小孩子面前。

不过,说起指画和自己的作品,他则称“虞小风,将来定是要留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除非中国美术史不承认指画。”

8岁起就开始画画,虞小风一开始是被父亲锁在家里像描红一样画动物。到后来,逐渐真正喜欢上手指画,他为手指画的传承,跑了全国100多座城市宣传、普及这项艺术。现在,儿子虞旻子也延续着这种传承。

“害怕挨饿,所以很认真地画画”

在江夏大道创业农庄的工作室,虞小风先带着我们参观了指画博物馆里的作品。

乍一看,花草、鸟类、山水,大多以黑墨为主,跟我们平常欣赏到的国画似乎没什么区别。直到走近,才会发现用手背擦出的痕迹,显然不是一支笔能画的宽厚度。指头蘸墨画线产生的“双勾”效果,在有弧度的地方,很鲜明。

而这,也是指画的最大特征——“甲肉半间”,指甲和肉之间空出的地方不着墨,会留下双弧线的留白。当然,你还可以看到因为手指不存墨,在指侧、指背划过纸面后,会留下“飞白”那种半虚半实的效果。

虞小风说,指画的功底是建立在传统绘画基础上的,因为工具变成了人手,这种类似“无剑胜有剑”的艺术形式,有了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艺术”的称谓。

“只有传统画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丢下笔,只用手完成绘画。”虞小风也是在“打了24年基础之后”,才开始画手指画。这一切对他,最初并非出于主动意愿。八岁时,因家中变故,虞小风跟着父亲长大,也开始了学画画。

虞小风回忆,当年父亲在西宁农展馆主持青海省农业十年大庆展览的总体设计,因为太忙没时间照顾自己,每次出门前,就将他锁在屋子里,并交给他一本花鸟图谱和几张复写纸,让他像描红那样,描写那些画。因为“不画就没有饭吃”,害怕饿肚子,虞小风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描了起来。

“害怕挨饿的感觉太强烈,所以画画很认真。”虞小风说,描到后来,他的笔法熟练到能跟原图一模一样。“他觉得我有这个天赋。”虞小风说,父亲很满意他的画。这成为他以后绘画的基础,包括后来学习素描、水彩、水粉、油画,都为他的指画艺术做起了铺垫。

有段时间手指一直在和意念打架

跟着父亲画指画没几年,1986年,父亲虞一风就去世了。也是这一年,虞小风如父亲所愿,接了他的班。

一开始随心所欲地用手指画画,新鲜的手法,总是觉得好玩。但接触久了,虞小风发现这种作画的方法常常会让人陷入“江郎才尽”的痛苦之中——有时候手指死活不听使唤,“你想画粗,它会细;你想画细,它会粗。”

虞小风回忆,那段时间,他的意念一直在和手指打架。“你会在意用哪个手指比较合适,会很担心一不小心落在纸面上的墨点。”最让他“受伤”的是,老鹰怎么画都像母鸡,完全画不出老鹰该有的神气。“当时还是功夫不到家”。虞小风说。

一日日工夫的累积,加上整天背着画具在外采风写生,虞小风开始能够慢慢体会指画之“神”,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最初觉得像母鸡的鹰,也越来越传神,尤其是眼睛上留白的那一笔,“十足表达出了鹰在飞翔时的神情。”在他那16幅一组的《松鹰图》中,每一只老鹰都带着各自的神情,似乎盯着它们的猎物。

而他所有创作中,最长的一幅画,长达168米。画这组作品时,虞小风赶上了五十年不遇的寒冬,因为手要泡在墨水中,手指也被冻裂,“每一笔下去,都是十指连心的痛。”

初期,虞小风喜欢画鹰,“有一种把自己逼到绝处逢生的感觉”,尔后,他又恋上了画荷。虞小风觉得,这是他人生领悟的两个阶段,鹰代表了“入世”,现实中应该像鹰一样,有拼搏精神;而荷,却是一种“出世”的象征,“把一切看淡”。

他手指下的荷,是结满了莲蓬的残荷,“这种残,不是真正的残,挂了果实的荷,反而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