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记“信念·精神·传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7 18:23:0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在国博开幕以来不断迎来参观热潮。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下《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畅销英美,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长征与中国革命的重要媒介;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索尔兹伯里受其影响,曾在75岁时造访中国并重走长征路,于1985年出版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在序言中写道:“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在外国友人眼中,长征是对人类意志力量的一次极限挑战,其历时之长、行程之远、行军条件之艰苦、敌我力量之悬殊、战斗之频繁,为人类战争史所罕见。而对国人来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淬炼出至今仍在传承的长征精神。

“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9月22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不断迎来参观热潮,纷至沓来的观众通过一件件见证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珍贵文物“重走长征路”。 300件文物再现峥嵘岁月 本次展览从红军长征的“初心”——传播革命理想和信念开始讲起,用“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长征画卷”6个部分,展现长征精神是如何在血与火的征程中千锤百炼铸造而成并传之久远。 “跟以往纪念长征的展览不同,此次不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呈现,目的不仅仅是讲长征史,更要将长征精神生动鲜活呈现。”

谈及本次展览,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说。展览中,没有声、光、电营造的特效景观,没有为完整勾勒长征历史而铺满展板的繁复文图资料,精选的300多件文物熠熠生辉。本次展览项目负责人、国博展览二部主任江琳介绍:“就是要通过这些文物的组合呈现,带领观众穿越回到那个年代,重新踏上那片炙热的红色之路,自觉自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一件件展品连起一串红色记忆的密码,每个主题陈列还原一段峥嵘岁月,很有代入感。”退休干部纪永效对展览效果颇为满意,他说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一条特殊的皮带——1936年任弼时长征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当年,任弼时和警卫员李少清拿小刀将皮带切成若干段,每次只吃三段,至今皮带上面仍保留着被切割的痕迹。 “任弼时与警卫员同吃一条皮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艰苦,更令人动容的是体现出官兵一致、平等相处、齐心协力的决心。”纪永效坦言,对青年人的红色教育要精准,要让展品自己说话,“所以,展品选择、展陈方式、展品描述既要准确,更要有代表性。”

切身感受长征之苦之难 这些文物很多有确切的流传经历,背后有感人的红色故事。没有什么能比它们更能告诉观众那个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究竟发生了什么。 观众张彦在“艰难岁月”展区一件展品前驻足观察许久。他的目光聚焦于一面皮鼓,鼓面上“四川省马尔康卓克基”的红色字迹清晰可辨。卓克基,藏语意为“至高圣洁之地”,是当时西康省的一个藏族同胞集聚区。在皮质鼓面上有一块明显的缺损,据捐赠者自述,那是因为红军长征过草地时食物匮乏,只好将皮鼓面割下一块吃掉充饥。“

以前只是读到过类似的文章,现在能确切地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战士们历经千险、克服万难的种种仿佛历历在目。”张彦说。 画家张文源创作于1984年的这幅作品,展现了红军战士与牺牲战友依依惜别的瞬间,画中他们望着烈士的遗体悲伤无语,收起烈士遗物和心中悲伤继续前行。“画中的战士们面黄肌瘦,尤其是中间那个小红军,他当时的年龄应该和我现在差不多,但在这片草地上,他每踏出一步,都有可能迈向生命的终点。他的意志与毅力让我敬佩。”

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实验学校初中生翟孟雪说,就在今年,她所在的学校也开展了一次体验长征之路的活动,仅仅15公里的路程已然让同学们体验到了“长征”的苦与难。长征精神指引向前、再向前 “这件文物为什么在长征中出现?这背后它的主人又发生了哪些故事?”谈到此次展览的展品选择标准,江琳坦言,除了文物的故事性,所选文物要能反映长征精神与革命品质。“用鲜血和生命铸造而成的长征精神,用不屈意志锻造的革命品质,需要我们好好继承下去、传递下去。”

江琳说。 他们在冬天居然是穿着这样的鞋来爬雪山,简直难以置信。”

“90后”观众王宇涵边看边记,目光聚焦在一个云南白药的小药瓶上。“药品如此稀缺珍贵,他们也许更多是依靠精神力量来克服伤病的折磨吧。”在王宇涵的眼里,长征精神就是无畏艰难,不抛弃、不放弃。“红军为了心中革命理想,为了建立美好家园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对于我们,要将这个梦与伟大精神延续。”王宇涵坚定地说。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对国博馆藏如数家珍,而关于长征文物的每次展出总能引发他深刻思索。“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为之坚持不懈、视死如归?为什么人民群众称红军是‘天底下最好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待他们胜似亲人,不惜为了保护他们而流血牺牲?为什么长征在过去的80年间,不断被人们研究、怀念,吸引无数人重走长征路,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这一切,都来源于在漫漫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80年后,我们依然需要守望这片精神高地。”对“80后”工程师段晓晨而言,长征精神是敢于和任何磨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是新时代背景下仍需牢记的艰苦奋斗精神,它蕴含着团结、坚毅与对理想的虔诚与执著,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不只要有诗和远方,更要有梦与征程。而这一路上长征精神指引我们向前、再向前。”王宇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