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晔:基金会是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豪华游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互联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9 15:28:4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丝绸之路公益基金主办,北京视觉写意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零距离·生命救援体系公益项目捐赠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新华公益就基金会公益文化推广等问题,专访了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晔。

    蒋晔,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曾在河南省政府、新郑县委、漯河市委工作。著有《我的生命中只有祝福》、《成功者访谈》、《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新世纪论语》、《人生智慧丛书》、《中国实践经济学探索》、《佛教图藏500罗汉》等图书。

    零距离·生命救援

    蒋晔说,零距离·生命救援体系旨在通过互联网+,建立零距离·生命救援公益管理体系,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援培训和帮助。他说,目前每年有780多万急诊患者到各级医院就诊,其中约80%危重急病患者,需立即得到有效救治。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4分钟因此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危重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着重公益文化的推广工作。蒋晔说,零距离·生命救援体系公益项目是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另一公益文化项目,由社会各界人士与基金会一道共同创立推动。

    公益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做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事情。公益机构,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慈善法的即将公布,国家对公益事业予以的政策支持将会越来越多,基金会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这与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出现,有非常大的关系。中国正处在千年未有的社会大转型历史时期。蒋晔说。中国公益事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这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致的。正因为是初级阶段,所以,才有未来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社会的公益意识、公益规模、公益组织、捐赠机制、监管机制、法律制度等方面,正处在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之中。

    如何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蒋晔说,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建设了丝绸之路基金、东盟基金、李时珍基金、国宝基金、文渊基金、国瓷基金、将军基金、蒙山基金、军歌文化基金等众多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文化大家的肯定和支持。

    关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问题,蒋晔提到关于中国在近百年中,中国大量文物被外国人抢走,怎么处理的话题,他说,这不仅是民族尊严的话题,更是民族复兴的话题。于是,基金会提出圆明园的青铜十二生肖文物回归祖国的计划。 

    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怎么让人文奥运精神得到永恒的问题,其参与策划、推动了全世界最大的中国印摩崖石刻的工作,这是世界奥运历史上第一次留下的永久性文化标志,更具有举世瞩目的意义。北京奥运会中国印摩崖石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岳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有机结合。

    北京奥组委在征选中国印摩崖石刻碑文时,蒋晔撰写的这一稿被北京奥组委所选中,镌刻在北京密云水库之畔的云蒙山上。文稿核心是,碑文内容中所阐发的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当代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所总结的兼和思想,符合北京奥运会所主张的人文奥运精神。

  

    蒋晔说,基金会是一个国人尚未真正了解的崭新制度,这一制度文明在国际上已通行了上百年,我们在这方面还是小学生。基金会将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一崭新制度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挥独特的、与国际接轨的作用。可以讲,基金会制度好像一艘豪华游轮,将会载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常怡然 张宝玉)